top of page

新疆風土人情

  • 新疆牧民小孩七歲會騎馬。

  • 跟廣東地區相反,他們喝奶茶不加糖,而是加鹽的,反而吃白粥是加糖而不加鹽的。

  • 新疆人對天氣要求非常嚴格,有一點雲也是天氣不給力。

這種天氣已經叫不給力

這種天氣才叫好一點的天氣 lol

  • 油菜花和木斯紅花都要五六月下雨才生長,賽里木湖草場到九月已凍得光禿禿了。

  • 新疆的路邊餐廳喜歡把水箱設在外邊讓人在路邊洗手。茅廁則設在草原上,是古代人的款式,所以還是就地解決的方便。

  • 維吾爾族的女人會包頭巾,蘇師傅說這跟宗教原因無關,是因為女人們怕沙塵暴弄髒頭髮難洗,也怕吃拌面時頭髮掉到面裡去。男人會戴白帽子,蘇師傅說是因為怕曬,也不一定是白帽子,你喜歡戴綠帽子也沒人阻你。

  • 在草原和山坡上偶然會見到耦包,相傳是牧民向天神祈福而設的,也可能是少男少女的訂情紀念台。拍拖的新疆男女看到耦包,會順時針圍著走三圈,祝願愛情地久天長。

  • 巴音布魯克草原有三寶,天鵝湖,毛牛和黑頭羊。

牧民騎士趕毛牛

天鵝湖的白天鵝

​牧羊

  • 一頭小羊賣一千二百塊,大的可以賣一千五,宰了就更值錢了,光是羊肉就一千八百,還有羊皮羊脂羊膏。 巴音布魯克的蒙古牧羊人,少說有五百頭羊,一百匹馬,資產過千萬是說不定的。有些牧羊人現在已經住在城裡了,僱人在草原放羊。有些牧人有錢了還留在草原,像蘇師傅的朋友就在琼庫什台做商店和放羊。

  • 新疆牧羊人養的羊大部份都是本地新疆自己食用,單是烏魯木齊巿一天就要宰六千頭羊,只有羊毛羊皮會賣到外地去。

  • 羊群都跟著領頭羊走,領頭羊的角特別大。

  • 有一段新聞是説新疆有一領頭羊失足墮崖,其他羊群也會跟著跳崖誓死相隨,經典的「羊群效應」。

羊群在馬路上走

領頭羊的角特別大

  • 牧羊人有春夏秋冬四片草場,夏天在雪山放牧,冬天才吃平原的綠草。夏天雪山的天氣凍住草原,越凍越有水份營養。

  • 小羊羔一般在二月出生,牛是四五月,馬是七月,貓三狗四。小羊羔出生第一年未有生育能力,到第二年養著接種,之後就宰了賣錢。一頭羊不宰的話可以活個十二年,但三四歲大的羊肉最好吃。

  • 羊肉一斤六十多塊錢,馬肉一斤一百四十塊,比羊肉貴一倍。年青的馬用來騎,宰來吃的都是老馬,所以肉很靭不好吃。

活生生的羊一頭可以賣一千多塊錢

屠夫準備宰羊割羊皮

宰了後可以烤羊肉串,一串賣十塊錢

公路行車

  • 在山區公路行車,圍觀四週,到處看到的雪山也是天山山脈的一部份。

  • 牧羊人會騎著馬或坐著機車,在馬路上趕羊和馬,常常會看到牲畜跟汽車一起在馬路上走。

車子被羊群堵住道路是常見的事

馬路上真的有馬

  • 新疆的公路常常有測速儀,有些公路會有區間測速,要在22至25分鐘內過某些路段,太快太慢也不成,用以控制車流。​

  • 山路沿路特意鋪石子,以防下雨路滑無法行車。

  • 扎巴依就是天天黐酒喝,酒得醉熏熏不回家,躺在路上睡覺的人。

© 2016 by Hippo & Monkey 河馬在新疆

bottom of page